耕心蓮苑緣起
初遇明師專心受教(一九九二年七月)
余素華老師踏進台北市杭州南路—華藏講堂,聆聽淨空師父講經,大生歡喜心,此後只要有師父在講堂講經的時段,余老師必定把握因緣親師受教的機緣。
當時師父國內、海外四處弘法利生,余老師便以師父的錄影帶、錄音帶專心聽講,依師父開示之次第—由《了凡四訓》入手,再以《地藏經》建立心地根基,後專讀寫背誦《無量壽經》,潛修六年,一心一意遵師教誨,藉清淨佛語法水,洗濯垢污,顯明清白,希望植眾德本,因緣成熟時,能夠惠利群生。
覺、教育禪(一九九三年二月)
由於余老師未學佛前,對於青少年兒童的心靈成長非常關注,余老師本身從事教育工作,任職三重光榮國中,時常利用週休假日參與關懷青少年兒童義工的行列,在長期與孩子互動中,常感到悲心有餘,慧力不足,甚感無力。
當時,心理諮商專家鄭石岩教授亦於華藏講堂講經,余老師聽聞後,對輔導青少年兒童比較能得心應手,於是在心理諮商的學習領域,專心追隨鄭石岩教授學習。
無量壽經行在孩子身上(一九九五年十月)
這年,余老師從事教育工作逾十一年,時而對現今的教育體系萌生倦意,漸生解卸教職,專心學佛修行的念頭,在舉棋不定之際,拜會請教鄭石岩教授,鄭教授告訴余老師:「你專持《無量壽經》,已經讀熟、背熟了,那要行在那裡?要行在孩子身上啊!你的《無量壽經》就在孩子身上!」
與鄭教授一席晤談後,余老師更堅定心願:將《無量壽經》行在孩子身上。
經典耕心五年
續佛慧命 發心辦學(一九九八年八月)
余老師學佛修行幾年下來,煩惱日少,常生法喜,亦能體會信受聖賢佛菩薩教誨的益處,教學路上愈教愈歡喜,能量源於背後的後盾:佛陀的慈悲與智慧的啟發。
當時,王財貴老師正熱切推動兒童讀經教育,余老師參加師資培育研習會,王老師殷切的介紹及說明,剎時感覺到與淨空師父的修學次第可互相配合應用。
師父常講今人之災禍衍生,全在於「不讀聖賢書,不明信因果」。余老師決定從青少年兒童層次著手,力行推廣讀聖賢書,明信因果的佛菩薩聖賢教育,於是關懷社區深耕經營,以推動兒童讀經為主軸,創辦兒童讀經班。
(二○○○年五月)
兒童讀經班經營一年半後,在淨宗學長陳永信居士的接引下,華藏淨宗學會理事長悟道法師提攜後學之悲心,經由理監事開會決議:「在理事長悟道法師任內,兒童讀經班納入試辦方式運作。」;經由悟道法師向師父報告,師父親自提匾「耕心蓮苑兒童讀經班」。
(二○○○年七月)
新加坡淨宗學會在居士林於一九九九年十二月,在悟忍法師的集結之下,創辦「耕心園兒童讀經班」,每週末的晚上湧進三、四百名孩童學習弟子規,雲聚二十幾位義工老師,真是盛況一時。
在悟忍法師邀約之下,余、陳老師前往參訪,並與「耕心園」的老師群舉行了連續三天的「兒童讀經師資教學研討會」,志同道合,相知相惜,凝聚一氣,為聖賢教育之傳承,志願無倦,忍力成就。
在悟忍法師的安排之下,拜見師父,師父聞悉余、陳老師設辦兒童讀經教育,甚為歡喜,並以兒童讀經的教學科目與次第一一開示,並再三囑咐:「讓兒童從小接受聖賢經典是教育的根本,一定要盡心盡力做下去。」師父親自墨提「耕心蓮苑兒童讀經班」以茲敦勉力行。